自然資源部空間海洋遙感與應用重點實驗室2022年學術委員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審核編輯:ljy 來源:空間海洋遙感與應用重點實驗室
2023年1月10日,自然資源部空間海洋遙感與應用重點實驗室2022年度學術委員會年會暨學術交流會成功召開,會議通過線上方式進行。該重點實驗室由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太阳集团app首页、南京信息工程大學三方共建。
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副主任袁業立院士、蔣興偉院士等全體委員、客座研究員以及自然資源部科技司周楠調研員出席了本次會議。實驗室主任林明森研究員,副主任劉建強研究員、王其茂研究員、何宜軍教授、謝玲玲教授,以及重點實驗室學術骨幹參加了會議。
會議由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潘德爐院士主持。實驗室主任林明森研究員彙報了實驗室2022年度工作概況,詳細介紹了2022年部重點實驗室在空間海洋新遙感器探測機理研究、空間海洋遙感工程總體與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空間海洋遙感産品制作與推廣應用新技術研究三個研究方向開展的重要工作,進行的技術創新,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
學術委員會充分肯定了重點實驗室在2022年取得的成績,圍繞提升重點實驗室的研究能力與水平建設、研究隊伍建設、人才培養、學科交叉融合、共建機制等多個方面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強調實驗室要緊密圍繞研究方向開展科研工作,加強創新研究力度,要重視基礎理論研究工作,注重青年人才的培養,力争有更多高水平成果。會議審議通過了增補我院謝玲玲教授為本屆學術委員會委員的議案,并對2023年度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進行了評議。
本屆年會學術交流環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的何宜軍教授作了《衛星海流遙感進展》的學術報告,謝玲玲教授、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孫德勇教授、王臣副教授、煙台大學陳春濤副教授、自然資源部海洋減災中心王丹高工、廈門理工學院于鵬副教授分别做了精彩的學術交流報告。
會議最後,林明森主任做了表态發言,衷心感謝學術委員會、客座專家對重點實驗室發展所做出的卓越貢獻。他表示,重點實驗室将認真總結與會專家提出的寶貴建議,重點圍繞三大研究方向,着力支撐自主海洋系列衛星工程建設和應用服務,大力促進我國空間海洋遙感科研水平的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