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學組織

當前位置: 首頁 -> 學生工作 -> 團學組織 -> 正文

太阳集团1088vip第六期青馬工程培訓班青馬第七課

作者:梁敬偉來源:太阳集团1088vip 閱讀次數:日期:2022-05-20

2022年5月18日下午,太阳集团1088vip黃瑞煥老師在騰訊會議為學院青馬班的學員講授了以“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為題的第六期青馬工程培訓班第七課。

一、職業規劃與就業指導的意義

課堂開始,黃老師向學員們提出了幾個問題:“上大學的目的是什麼?”“是否參觀過學校每年舉辦的招聘會?”“是否做好了找工作的準備?”“未來的選擇是什麼?”黃老師指出,什麼樣的選擇決定了什麼樣的生活,今天的生活是由我們之前的選擇決定的,而今天的選擇也将決定我們今後的生活。科學規劃職業生涯并做好準備,順利就業,有利于發展和成才,完成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科學的就業指導指導能夠幫助我們了解職業發展趨勢,樹立正确的擇業觀念。

二、目前的就業形勢

課堂開始,黃老師列舉了三個案例為我們分析了目前的就業形勢。案例分别為湖南省2019年公務員全省報考人數将近10萬,其中最熱門職位招錄1人,但有553人競争;2019年度公務員用人單位通過資格審查人數較去年減少了28萬人左右;2019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最激烈的三大職位,競争比分别為4040、3662、3048,這三個案例充分說明了我國公務員崗位競争的激烈程度。随後,老師列出了近年來研究生持續增高的報考人數。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考研報名人數達到了史無前例的457萬人,較2021年377萬,激增80萬,增幅達到了22.4%,考研增加人數和增長率均為近20餘年來最高。不斷激增的數據表明了當前考研形勢的嚴峻。與此同時,大學應屆生就業也面臨諸多困難與挑戰:應屆大學生畢業規模超大、“疫情影響”沖擊大學生就業市場以及畢業生就業“質量”和就業穩定性下降。當前,應屆大學生規模超大,2022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預計1076萬人,比2021年增長166.5萬人,同比增長18.4%,就業創業工作面臨複雜嚴峻的形勢,再創近10年畢業生人數新高值。此外,往屆畢業生的對應屆大學生沖擊較大,仍有許多有就業意願但未能就業的大學畢業生群體,分别有複習考研者、邊看邊幹者、就業困難的大學生,他們也将參與下一屆畢業生一起參與就業競争。

黃老師結合這些案例和數據提出了,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的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必須分析我國就業形勢,熟悉我國就業制度和政策,有正确且明晰的自我定位,做到從容應對,以避免盲目,如此,才能在競争激烈的就業市場獲得一份崗位。

三、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成因

從社會環境與培養學校方面看,造成就業難的原因有:社會輿論導向有待修正;教育體制改革相對滞後;用人體制性障礙還未完全消除;就業信息渠道還不夠通暢;用人單位對學曆、層次和學校名氣存在偏見等等。

從大學畢業生方面看,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保守,回報期望過高,就業盲目性大,綜合素質不高,社會适應能力較差。

大學生的職業選擇也面臨個人主體因素、家庭因素、社會因素、經濟因素、國家因素等方面的影響。

四、國家就業政策

我國的就業制度的沿革,從1977年的“分配什麼,就服從什麼”,到1989年,國家正式宣布學生可以“雙向選擇”“工作找我,我找工作”,再到1995年,我國開始實行大學生市場就業制度。大學生就業形勢在2003年達到第一次就業高峰,此後,就業形勢日趨嚴峻。

面對這種形勢,目前國家推出了大學生就業的相關政策:

(1)中央部門阻止實施的基層服務項目: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大學生志願服務西部計劃。

(2)專項計劃:應征入伍、國家公務員、地方(直屬參公事業單位)公務員、選調生、事業單位單獨招考等。

(3)大學生自主創業:為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新創業,國家推出了“八補貼二扶持”的優惠政策。

(4)非公有制單位就業:個體經濟組織、私營企業、港澳台投資企業、外商投資企業、民辦非企業單位等。

五、準确定位自己、選擇正确的就業渠道

在擇業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正确認識自己,客觀評價自己,準确定位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方向性地做好職業定位。另外,根據自己的專業、技能、綜合能力和用人單位的要求,确定自己的職業定位,以避免陷入擇業期望過高的誤區。此外,我們還需要具備擇業的抗幹擾能力,要能夠準确地鑒别信息的真僞,防止上當受騙;還要能捕捉最佳決策時機,防止錯失了最佳的機遇。

最後,黃老師為大家提出兩點建議,一是要做到充分的選擇:優先選擇适合自己的行業和單位,不要一味追求地域和一時的待遇,以免出現剛就業就失業的尴尬局面。二是要做到充分的了解:充分了解學校招就處和社會各類就業服務資源以及家人、朋友、校友及老師等各類社會資源,擴寬就業渠道,為自己争取更多的應聘機會。并深切地告誡我們不能好高骛遠,墨守成規,不能一味地偏好國家機關和國有企業、追求熱門職業、偏好一勞永逸。